1.白杨礼赞从哪方面写白杨树的不平凡?课文结构怎样?

2.白杨礼赞解读

3.白杨礼赞是什么散文

4.白杨礼赞说课稿

5.白杨礼赞读书笔记?

白杨礼赞课文_白杨礼赞课文主旨

 导语:《白杨礼赞》是一篇叙事散文,赞美了习白杨树所象征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下面是该课文的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一、教学目标

 1.在学过比喻的基础上学习本文的象征手法,体会排比、反问的修辞效果,初步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2.理解和学习白杨树所象征的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为捍卫党、捍卫社会主义与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同时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重点掌握文中的字与词。

 ①“垠、砥、恹、虬、娑、楠、欣”等字的读音与写法。

 ②掌握以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妙手偶得、锤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潜滋暗长、恹恹欲睡、倔强、参天、不折不挠、伟岸、朴质、挺拔、宛然、纵横决荡、秀颀。

 二、难点、重点分析

 1.作者是怎样用直接抒情的句子把全文内容贯穿起来的?

 分析:直接抒情,贯串全文。开头直接抒情:“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定下全文歌颂、赞美的基调。紧接着描绘白杨树生长的黄土高原的壮阔背景,在此基础上直接抒情:“那就是白杨树,……”接下来作者对白杨树的外形作了细致的描绘,又直接抒发感情:“这就是白杨树,……”然后又对白杨树的内在美进行描绘,并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揭示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它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我们民族的精神。”最后作者直接抒情,把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推向高峰:“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作者是怎样以审美眼光来观察并表现“美”的?

 分析:《白杨礼赞》是一篇“美文”,处处渗透着高尚的审美情趣。文章开头描绘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美”,雄伟壮阔的黄土高原,宛如并肩的远山的连峰,给人一种壮美之情。接下来文章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描绘了白杨树的“外形美”。它的干是笔直的,它的枝一律向上,它的叶片片向上,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通过细致的描绘,白杨树笔直、挺拔的“外形美”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了。然而,文章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表现白杨树的“内在美”,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继而揭示它的象征美:它不仅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而且象征了我们民族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3.本文以什么为线索来“礼赞”白杨树的?

 分析:以“礼赞”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

 文章开宗明义,点出“我赞美白杨树”的原因就在于它的“不平凡”。接着通过介绍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引出那“傲然地耸立”的白杨树,继而描述了白杨树的外部形象和内在气质,突出了它“不平凡””的特点,并再三赞美它“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然后紧扣这“不平凡”展开联想和想象,由树及人,道出了它的象征意义,进一步表明:“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于是水到渠成,揭示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最后,巧借桶木作比,反衬出白杨树的“不平凡”,更以激昂的语调发出“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的呼声。自此照应开头,情感聚焦,中心突出,使本体(狈脚┟瘢┖拖笳魈澹ò籽钍鳎┒夹蜗笙拭鳎钊烁蟹堋H雎缜逦幌叽椋悴阃平?

 4.本文是怎样巧妙的运用对比烘托的?

 分析:开篇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西北高原,为下文引出白杨树设置了廓大的背景,渲染了粗扩、豪迈的气氛,并且抓住“黄与绿主宰着”这一特色,突出了“雄壮”、“伟大”,对下文描写白杨树的外形、色泽起了正面烘托的作用。同时,又用“单调”、“恹恹欲睡”与白杨树的“傲然地耸立”相对照,起了反衬作用;在描述白杨树的外形和精神时,又反复用“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与“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和“决不是平凡的树”相对比,突出白杨树的美;紧接着就其外形用“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反喻先行一抑,转而用“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设喻一扬,对比映衬,形神兼美。文章结尾把白杨与楠木作比,怒斥***派,高声赞美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显示了文章鲜明的爱憎感情和战斗风格。

 5.本文勾勒出了几幅图?反映了什么?

 全文共勾勒、描绘了四幅图:高原风景图、白杨远视图、白杨特定图、物人联想图(敌后抗战图),每一幅都有诗情画意,都能给人以情感激发和思想熏陶。

 而作者正是怀着崇敬的感情,热情奔放地对这一幅幅图画的“不平凡”给予赞美,从而形成了一个整体(图美、文美、情更美)。

 6.这篇散文主要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白杨树赞》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例如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对白杨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这种描述是贯串全篇的。因此,本文用的是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提问:在初一的时候,我们读过茅盾的一篇什么文章?(学生:《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想一想,茅盾原来叫什么名字?出生在哪一个省?他写有哪些著名的作品?(学生:茅盾是笔名,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出身在浙江省桐乡县。他写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茅盾是哪一年逝世的?对他的一生作了怎样的评价?(学生:茅盾已于1981年3月27日逝世。给予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和伟大革命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白杨树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派消极抗日、积极**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指导预习。

 1.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做好填空练习,初步理解作者写作思路。

 3.划出课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的句子。

 (三)研习新课。

 播完录音。挂出黑板(或打出幻灯)。学生课堂练习内容: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可运用工具书。)

 无边无垠(yín)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 yān)虬枝(qú)

 婆娑(suō)秀颀(qí)倔强(jiàng)

 (把形声字“垠与银”,“砥与底”的形旁作比较。说说“倔强”的“强”的其他读音。)

 2.填空:

 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接下来并不说明道理,而在第2自然段写.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第4自然段承上启下,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赞美。第5、6自然段描绘了白杨树的 和 ,突出了它的不平凡。第7、8自然段把白杨树象征为 ,点明了主题。最后,第9自然段以斥责***派和势力,赞美白杨树收尾。

 学生口答:课文在1、4、6、8四个自然段中直抒胸臆,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教师点拨:填空练习反映了作者写作的基本思路和抒情线索,本文可分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

 第二段(第2~4自然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段(第5、6自然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段(第7、8自然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段(第9自然段)把白杨树与楠木作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3.学习第一段。

 问:开篇一句单独成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1)点明题旨。(2)赞美的原因是“不平凡”,用“实在”来强调到底怎样的“不平凡”?下文便以此为线索,从不同方面展开描述。

 4.学习第二段。

 指名学生朗读第2~4自然段。

 作者开头赞美白杨树后,却没有直接描写白杨树本身,笔锋一转,用亲切舒缓的语气,把读者带到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上。(打出白杨、黄土高原的幻灯。)

 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总印象是什么?

 明确:觉得黄土高原像“一条大毡子”。

 作者运用哪些词语,从哪些方面描写黄土高原景色?

 黄绿错综:黄土——“伟大的自然力”。麦浪——“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色彩)

 无边无垠:没有边际。(空间)

 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地形)

 一幅雄伟辽阔的黄土高原的风景画面“扑入”视野,人们的感觉是什么?

 先是“雄壮”、“伟大”,由于汽车长时间地在一望无际的高原上奔驰,人们产生了“倦怠”、“单调”的感觉。就在这时,“猛抬眼”看到了“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白杨树,人们精神为之一振,作者要歌颂的形象——白杨,奇迹般地出现了,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作者视野的角度有什么变化?

 作者远看,由面收缩到点。从一排、三五株,到一株。

 第4自然段点明那是白杨树,“那”和上文中“远远”呼应,是远指。

 为什么说白杨树“极普通”而又“实在是不平凡”?

 它极常见,极易生长,所以说它“极普通”;说它“实在是不平凡”,是因为在“单调”的“恹恹欲睡”的情绪中,白杨树的出现出奇制胜,使人清醒,使人振奋。

 描写高原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白杨树生长在辽阔广大的肥田沃土上,挺立在“雄壮”、“伟大”的背景中,扎根在温暖宽厚的土地母亲的怀抱里。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环境、背景与白杨协调一致,渲染了气氛、衬托了白杨。

 5.学习第三段。

 分析:现在请同学们朗读文章的第三段(第5、6自然段),边朗读边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形象?下面还具体写了白杨树的哪几部分,各突出它们什么特点,具有什么深刻含义?(2)文章用了哪个词语总写白杨树的性格?下面还用了哪些词语加以刻画,具有什么深刻含义?

 学生朗读、议论后,教师归纳:

 在描绘白杨树的形象方面,作者用“力争上游”一词概括了白杨树形象总的特点,采用的是拟人手法,给白杨树以人格化。下面分别从干、枝、叶、皮四方面写它们的特点。干,突出它的直;枝,强调它的直而紧靠;叶,写它的向上;皮,则主要写它“微微泛出淡青色”。通过这些特点的描写,给人以正直、团结、进取、质朴、力争上游的印象,含义十分深刻。

 板书:

 在刻画白杨树的性格方面,作者用“倔强挺立”总写它的性格待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险恶的环境中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板书:

 总的性格 倔强挺立

 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文章的第6自然段,再次抒发了这种感情,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由学生朗读第5、6自然段,要求读出感情。

 6指名学生朗读第7自然段,讨论:

 (l)本段可分几个层次?为什么说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词语)?采用什么手法?

 作者先虚写一笔,用否定句式暂退一步:白杨“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由于审美观点不同,承认白杨“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这是抑。接着,突然转折,连用七个感性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扬”。这是第一层次。用烘托、对比手法赞美了白杨树。

 (2)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由树及人?四个排比反问句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第二层,作者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并深化,发人深思。第一句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3)要求学生把四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口头表述加以比较,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①要求句式变换正确。

 陈述句:你不应该只觉得……,你应该想到……,你也应该联想到……,你还应该更远一点想到……。

 ②朗读体会语气。

 陈述句语气一般,反问句寓问于答,以反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加上运用排比形式的反问,加强了气势,更加肯定有力。

 4.用幻灯打出板书:

 7.学生朗读第8自然段,思考讨论:

 这段赞美白杨树和第1、4、6、8自然段有什么不同?

 教师归纳:作者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联系起来,总结了它们的相似之处:一是“极普通,不被人重视”,二是“有极强的生命力”。用一递进关系的复句阐述了赞美白杨树的原因。

 在这段文字里,作者改用肯定的句式,正面论述,更加鲜明地强调白杨的象征意义。

 学生集体朗读第5~8自然段,要求读出反问的语气,注意重读和停顿。

 8.指名学生朗读第9自然段。

 (1)“贵族化的捕木”象征什么?

 讲解:茅盾同志回答说:“贵族化的捕木象征***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2)写楠木的目的何在?

 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消极抗日”的***派,呼应篇首。

 9.什么是象征手法?它和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

 10.本文通篇采用象征手法,主要通过什么形象表现什么感情?

 象征手法,首先是选择能引起读者联想的形象,抓住这个形象的典型特征加以描写。白杨树的挺拔、向上然而又极其平凡的特点,与作家心目中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的形象在本文中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作者把歌颂党、歌颂抗日军民这样鲜明的政治观点和炽热的情感全部倾注在白杨树上。

 11.了解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散文在结构上往往有一条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整体,作者可以围绕中心展开丰富的联想,如对黄土高原的描写似乎是游离中心的闲笔,其实不然,它的作用前面已经分析过。文章结尾又以楠木作对比,也是为了烘托、赞美白杨树,我们可以把这种特点叫作“形散神不散”,它还表现在语言形式的整齐有力富于韵律上。

 12.总结全文,掌握全文的抒情线索。

 本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第1、4、6、8自然段分别对白杨树的“不平凡”尽情歌颂,句式结构相似,意义步步深入。“不平凡”三个字反复出现,强烈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使文章不平凡的“景”,不平凡的“形”,不平凡的“神”三者完美结合,白杨树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挺立在我们面前。在我们心目中,它是一个富有无限生机充满战斗激情的典型形象。

 课堂教崇设计Ⅱ

 一、教学目标

 (同“课堂教学设计Ⅰ”)

 二、难点、重点分析

 (同“课堂教学设计Ⅰ”)

 三、教学过程 设计

 (一)导入 新课、解题。

 这一单元是散文单元,学习这个单元,不但要掌握课文内容,要更学习阅读散文的方法并掌握散文的特点。

 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是《白杨礼赞》。

 板书课题及作者。

 提问:前面,我们学过茅盾的一篇什么文章?(学生:《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是说明文。)茅盾原来叫什么名字?出生在哪个省?他著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请一同学上黑板写。(学生: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著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茅盾逝世后,给予他“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和伟大革命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指名学生读注释①。明确: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歌颂抗日根据地的人民。

 课文题目中的“礼赞”是什么意思?“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题目的意思是对白杨树的致敬和赞美。

 作者写作目的和课文题目似乎是两码事,其实不是,为什么?

 交代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的重庆,当时,积极**消极抗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和解放区进行疯狂“扫荡”。中国***积极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1940年5月,茅盾在延安参观访问,在鲁迅艺术学院讲学。10月和同志从延安到重庆。这期间,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情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通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或教师朗读)。

 (1)初步了解全文大意。

 (2)划出个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看课本上的词语注释,结合原文语境理解。查字典,给预习提示中的加点字注音。

 补充:

 3.轻声自读课文,分段。

 4讨论分段,概括如下:(板书)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点题,我赞美白杨树。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描写西北高原的雄壮景观,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具体描写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第8~9自然段)总结全文,高声赞美白杨树。

 (三)逐段讲读研讨。

 1.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与题目的关系。

 开门见山,满怀激情,点明题意,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2)第一部分与下文的关系。

 提挚全文。

 2.第二部分。

 (1)朗读(2~4自然段),要求找准下面内容的词语:黄土高原特点;见到黄土高原的感觉;见到白杨树时情绪的变化。

 特点: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感觉:雄壮;伟大;单调;

 情绪:恹恹欲睡;惊奇地叫了一声。

 (2)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①从白杨树的角度考虑,它与黄土高原有什么联系?②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角度思考,黄土高原的环境暗示了什么?

 明确:①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②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暗示北方农民生长的环境,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做铺垫。

 3.第三部分。

 (1)默读第5自然段,根据提示(幻灯或板书)列出描写提纲。(划线处由学生填写)

 注:划线处空出,由学生填写。

 第6自然段小结上段描写,用“决不是”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极普通”即平凡。

 4第四部分。

 (1)朗读第7自然段。

 作者承第三部分(5、6自然段)对白杨树描写之后,紧接着对它进行抒情性评论。

 问:具体评论些什么?采用什么手法?(边研讨边板书)

 作者赞美白杨树是“伟丈夫”,由树及人,一连用四个“难道……?”的句式,启发读者思考,展开联想。

 问:“难道……?”是什么句式?(反问)

 第一个“难道”句引导读者把白杨树与人联系起来思考;

 第二个“难道”句引导读者把白杨树的品质与北方农民的品质联系起来;

 第三个“难道”句,又进一步从白杨树的坚强不屈与敌后傲然挺立的抗日军民联系起来;

 第四个“难道”句由白杨树的枝枝叶叶紧密团结,力争上游的精神与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联系起来。

 一连四个反问句式又构成什么修辞手法?(排比)。这一组排比句,由外及里,层层深入地启发读者思考。

 问:联系时代背景你领会到作者的意旨了吗?

 明确:领会到作者不只是赞美树,而是赞颂北方农民,赞颂组织领导革命群众的中国***。这种写法叫象征。象征是写作方法而不是拟人、比喻之类的修辞法,拟人、比喻只表现在句子上,象征表现在篇章上,作者将所描绘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

 问:为什么作者要采用象征手法?

 明确:因为作者在国统区,不能直言赞美根据地,讴歌***。

 5第五部分(8、9自然段)。

 (1)朗读(第8自然段),看本段各句与前几段主旨句(或显示主旨的词语)的联系。

 明确:①句“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与第4自然段的“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照应。②句“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与第5自然段中的“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相照应。③句“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与第7自然段中的“象征了北方农民”“朴质,严肃,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等相照应。

 由此可见,本段是全文总结,说明赞美白杨树的原因,点明了全文主题,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朗读第9自然段。

 对白杨树本身的形象刻画及其对其象征意义的揭示已都写到了,为什么还要写这一小段呢?

 首先要搞清“贵族化的捕木”指的什么,作者曾于1978年回信答复一位读者说“贵族化的捕木象征***派”,这样把楠木与白杨树对比,主题不就更加深刻了吗?最后再以昂扬的调子赞美白杨树,呼应开头,结束全文,抒发的感情就更加热烈了。

白杨礼赞从哪方面写白杨树的不平凡?课文结构怎样?

 导语:《白杨礼赞》是八年级下册的课文,由茅盾创作,歌颂了伟大的革命精神,下面是该课文的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华北抗日军民坚强不屈的品质。本文抒情成分较浓,应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特别要加强感情朗读。描写白杨树的形象、性格,以及揭示其象征意义的段落(第5——8段),应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教学安排上,可先突破重点,然后再分析描写黄土高原以及最后与楠木对比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设境激情,导入 新课

 有关内容请参照“教学设计(A)”。

 二、粗读全文。初步解决以下问题

 1.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疏通阅读障碍。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 恹恹欲睡yānyān)

 虬枝(qiú) 婆娑(suō) 秀(颀qí)

 2。本文勾勒出了几幅图?请划分本文的结构层次。

 明确:全文共勾勒、描绘了四幅图:高原风景图、白杨远视图、白杨特定图、物人联想图(敌后抗战图),每一幅图都有诗情画意在其中。

 全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5—6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8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第五部分(第9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通过上述划分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清楚全文的脉络。

 三、品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的标题为“白杨礼赞”,细读全文,看看全文有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对“白杨”进行“礼赞”的。

 要求学生迅速默读全文,用笔在书上划出相关的句子和段落,然后由学生回答,相互补充,教师小结。明确: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反复赞美白杨树呢?用课文中的原句加以回答。

 明确;第8段告诉我们赞美白杨树的原因: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3。白杨树是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作者为什么要描述白杨树生长的环境呢?

 4.白杨树外形的总特征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来突出白杨树的总特征的?

 明确:作者描绘白杨树的总特征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

 作者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来刻画白杨树的外形的。

 5.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反映在文章中哪些语句中?又是如何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

 可以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7、8段,四人一组展开讨论,积极质疑,以加深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讨论后明确: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将白杨树和其他树种进行对比。指出白杨树不是“树中的好女子”,却是“树中的伟丈夫”。作者列举了七个褒义词热情地赞扬了白杨树的品格、气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实际上这正是抗日军民的品格和精神的艺术写照。这种把“树”和“人”紧密联系起来,由此及彼,就是借物咏人的写法。

 注意,在文章第7段,完成了由树一人的转化,第8段则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两个相似的地方突出来,此外又用两个“象征”,画龙点睛地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6.在文章最后,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比较,用意何在?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1.了解什么是象征手法。

 对于这个概念,教师不宜作详细的分析介绍,只要点到为止即可,让学生大致明了象征手法的基本意义,关键是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体会到“象征”是什么,如何运用象征手法。

 2.学生朗读第7段。思考:

 (1)作者在文章中反复赞美白杨树,这样做的目的究竟何在?

 (2)在第7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

 (3)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这树和人有什么相似点?请引用课文中的内容回答。

 (4)这一部分中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这组反问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组反问句主要是一步步地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组排比反问句,结构相似而有所变化,内容相近而不断深化,清楚地表明本文歌颂和赞美的真正对象是“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中国***和抗日军民。至此,作者反复赞美白杨树的目的基本明确,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也清楚明确。学生朗读第8、9段。思考:

 (1)第八段去掉是否可行?请说明你的理由。

 (2)文章中的“楠木”象征什么?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目的何在?

 (3)文章的结尾再次赞美白杨树,这已经是第五次赞美了,你觉得这样反复赞美是否累赘?

 以上问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关答案请参看“教学设计(A)”。

 二、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总结课文学习内容

 三、学习迁移

 请阅读下面的散文,将之与课文比较,回答文后问题。

 白杨

 袁鹰

 火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也并不那么分得清晰,都是浑黄一体。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从窗口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秀拔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他的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争论,才把爸爸的思路引过来,他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

 “这不是伞,这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停止了,换上了严肃的神色。他想了一会,就告诉儿子和小女儿:这白杨树从来就是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那儿生根、发芽、长出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么?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他们只晓得爸爸在新疆工作,是下放到那儿去的;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也是下放到那儿去的。他们只晓得爸爸这回到奶奶这里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晓得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坐几天火车,还再坐几天汽车。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几生根了。而它们不管到哪里,总是那么直,那么高大。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在火车前进方向的右方,在一株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961年秋天,兰新路上

 1.油画,色彩浓重;水墨画,色彩淡浅。如果以油画、水墨画来比拟《白杨》和《白杨礼赞》,你认为《白杨》是——画,《白杨礼赞》是——画。

 2.《白杨》和《白杨礼赞》一样,也有象征意义,它象征——。两篇文章同是以白杨为题,但所象征的各不相同,对这点,你怎么认识?

 3.《白杨礼赞》和《白杨》,风格不同,意境不同,可见一题可以多做。请你也试着以某一种树木为题,写写你的感受

白杨礼赞解读

白杨树的不平凡体现在:

1、白杨树的环境:苍凉、单调,衬托白杨树的顽强。

2、白杨树的样子:从形貌方面,是从干、枝、叶三方面来写。

3,“精神气质”,:是突出其正直、倔强、不折不挠和力争上游的特点.

4、象征意义:“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象征了他们默默无闻却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象征了整个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

课文结构

《白杨礼赞》一开头就点题,热情赞颂白杨树“不平凡”,但却不紧接着描绘其“不平凡”的面貌,而是把文笔宕开,去描写高原的景色。这就使文章有了曲折。当写到对高原产生单凋之感后,突然转向白杨树的描写,犹如异峰突起。

在具体描写了白杨树“不平凡”之后,作者又先抑一笔,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使文章的情绪又沉下来。接着用“但是”一转,称赞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层层深入地揭示出它的象征意义,文章的思想开拓出新的境界,作者的感情也达到了高峰。

最后斥责那些鄙视白杨树的人,使感情又来了一个回旋。结尾照应开头,再一次“高声赞美白杨树”,感情炽烈,又使全文意境完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同志邀请前往延安。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白杨礼赞是什么散文

白杨礼赞解读如下:

一、文题解读

“礼赞”的含义是怀着敬意地赞扬。题目的意思是以高度的敬意赞美白杨树。

散文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体。

特点:取材广泛,形式自由,不一定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语言不受韵律的约束;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均可,也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基本特点。

二、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五四”的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三、课文解读

本文共分五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1):起笔点明题旨,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崇敬之情。

作用:开篇点明白杨树“不平凡”,这是礼赞的原因,也是文章的线索。同时,又领起下文对白杨树不平凡的具体描写与赞美。

第二部分(2-4):描写黄土高原的壮美景色和作者的感受,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5-6):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外形,揭示其内在气质,突出白杨树的正直、倔强,不折不挠的特点,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7-8):进一步赞美白杨树的内在气质,直接点明其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9):斥责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再次以高度的热情赞美白杨树。

结尾写楠木的作用:写楠木,以其“贵族化”与白杨树的“极普通”进行对比,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表明作者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的愤慨鄙弃,深化了主题。

四、内容主旨

本文运用象征手法,通过白杨树这艺术形象,歌颂了中国***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形象,歌颂了他们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尊敬和赞颂之情。

五、写作特色

1、线索分明,结构精巧;

2、象征手法,托物寄情;

3、语言准确、凝练,变化多姿。

白杨礼赞说课稿

白杨礼赞是抒情散文。

《白杨礼赞》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的一篇著名散文。写于1941年3月,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该文已收入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作为第二十二课课文和人教版用书八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作为第十四课课文。

作者以白杨树象征中国***及其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歌颂他们团结战斗、不屈不挠、坚持抗战到底的崇高精神和坚强意志。如这篇作品单是为写白杨树而写白杨树,自然也不失为一篇描写风物的佳作,但格调却要低得多。此文的成就,是与作者采用了象征手法,使文章寓有了更深的意义。

白杨礼赞的艺术特点如下:

文章一开头就点题,热情赞颂白杨树不平凡,但却不紧接着描绘其不平凡的面貌,而是把文笔宕开,去描写高原的景色。这就使文章有了曲折。当写到对高原产生单凋之感后,突然转向白杨树的描写,犹如异峰突起,精神为之一振,感情趋向炽烈。在具体描写了白杨树不平凡之后,作者又先抑一笔,说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使文章的情绪又沉下来。

接着用但是一转,称赞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层层深入地揭示出它的象征意义,文章的思想开拓出新的境界,作者的感情也达到了高峰。

白杨礼赞读书笔记?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白杨礼赞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白杨礼赞说课稿 篇1

 一、 教材的处理

 《白杨礼赞》是省编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的要求是了解散文中抒情与议论的特点及其作用,初步学会应用这两种表达方式,提高写作能力。这一单元要求是第三册“散文中的记叙与描写”的深化。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现代文除“能领会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与作用,理解思想内容与文章思路”外,还应“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和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白杨礼赞》这篇散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严厉斥责了一些贱视民众的顽固分子。爱憎分明,感情炽烈,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它那质朴的语言,新颖巧妙的构思,成功地运用象征、比喻、排比等手法,更是令人赞叹。

 我的教学设想是,把本文的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通过朗读训练,品析语言充分感受作者的感情,初步理解文章内容及象征手法。第二课时以讨论与对比阅读为主,充分理解散文中的抒情与议论的特点及作用。本说案只说明第一课时。

 据此,我把第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第一,引导学生进入散文的意境,领会文章所抒发的强烈感情。第二,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象征手法。第三,感受中华儿女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与意志。

 这篇文章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由物及人,托物言志,意蕴深远。因此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并由此入手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但是初中生还是第一次遇到运用象征手法的散文,因此它又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二、说教法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我准备采用创设情景、指导朗读、品析语言等方法进行教学。

 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与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与情绪。如上课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西北高原雄壮的画面,播放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雄姿,配乐朗读,运用直观形象的板书等等,以此促进学生的理解,使之进入情境。

 当然,“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因此教读这篇文章,除了创设情景外,还要通过指导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使文章所描写的景和物、人和事,所倾吐的情和意,所阐发的哲理,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

 《白杨礼赞》一文构思巧妙,感情浓郁,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所抒发的赞美之情,光靠读还不够,还要引导学生品析语言,品析文中反复句从“那”到“这”的变化,品析排比句、反问句逐层扩展的象征意蕴(可以用替换的方法,换成陈述句加以体会)。还要品析“扑入”、“主宰”等传神的词语。

 三、说学法

 朗读教学是一种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它与其他能力的培养相辅相成。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透彻,朗读才能传情达意;对课文思想感情把握得有分寸,朗读才会有正确的语音、语速、音量;对课文的词句熟悉,朗读才会有准确的发音、停顿、重音。朗读又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 实施朗读训练。

 1、把握基调

 把握基调对理解作者的思想与感情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读出文章的内蕴情感,必须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引导学生以作者之心感受热情赞美的感情基调。

 2、 读出感受

 本文的朗读基调确定以后,还要仔细揣摩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并由此获得自己的真切感受。有了一定的感受,再去朗读,通过有声语言表现出自己的感受来,便会进一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

 3、 读出节奏

 文章的节奏,包括语句的停顿、语速的快慢与重音的体现等,通过节奏的训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在训练中,我先把停顿、语速和重音的一般规律告诉学生,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本领。对某些特殊句式,如三个反复句,一组排比反问句,则先让学生讨论其读法,再去揣摩感受,怎样读才最能够体现出文章的感情。

 四、 说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西北高原单调而无边无垠的画面,再接着播放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雄姿。选用富于节奏变化的、雄健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

 第二步,配乐朗读,激发兴趣。通过配乐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

 第三步,课堂提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我所设置的`问题是: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用“作者赞美了……的白杨树”的句式说一句话吗?例如,“作者赞美了力争上游的白杨树。”……学生会很快找出并说出很多句子,以此了解白杨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追问:作者是从那些方面来赞美白杨树的?学生讨论后可以知道,是从生长环境、外部形象,内部气质等方面。

 第四步,指导朗读。重点指导第二节,学生自己揣摩3~5节。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活动、独立思考的机会。

 然后要求朗读描写白杨树外形美的段落。女同学读第一层,要读得清脆、柔美;男同学读第二层,要读得豪爽、有阳刚之气。在哪里分层,同学们自己去商量,怎样才能读出白杨树的美,请大家自己体会。因为这里的层次很清晰,学生完成应该没问题。之后再追问一下划分的依据,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再上升一个层次。

 第五步,齐读第7节,揣摩读法。讨论一组排比反问句的读法。先要求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然后去朗读,看效果怎样。再让学生思考,四个问句能否调换顺序。让学生明白,这组排比反问句的意思是逐层深入的。之后再追问:文章的题目是《白杨礼赞》,这里却写了其他内容,是不是离题了。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这里采用了象征手法。教师简要介绍什么是象征,象征与比喻的区别。再提问:文章第5节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与象征意义有无联系?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明确,那是象征的基础。并进一步追问这外形的具体象征意义,形成板书。

 第六步,品析语言,深化理解。引导学生品析“扑入”、“主宰”以及反复句出现的“那”、“这”等词的传神之处,以及反复句、排比句、比喻句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之妙。采用“删一删”、“换一换”等方法加以体会。

 第七步,深情朗读,课堂小结。为了检验全体学生对朗读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所定目标的完成情况,鼓励学生对课文作小结,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然后教师提出朗读要求,全体学生深情朗读全文。

 第八步,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练习一,以及练习五。

 五、 说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茅盾

 (雄壮、伟大) 生长环境 农民(质朴、严肃、坚强)

 (力争上游) 外部形象 白杨树———(象征)———人 哨兵 (傲然挺立 )

 (倔强挺立) 内部气质 (托物) (言志) 精神和意志(团结、上进)

 本课板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内容和形式统一。设计的原则是:求实、求新、求精。

 (我的说课内容可能有许多不妥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教。谢谢大家!)

白杨礼赞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白杨礼赞》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主题是“咏物抒怀”,是一组描写大自然动植物的文章。与第二单元“道德修养”、第五单元“人生体验”、第六单元“精彩演讲”共同组成了人文色彩浓郁的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本单元可以说是进行学生人文熏陶的基础,在本单元学习结束时,学生对“借物抒情”这种表现手法要能做到灵活运用。苏教版语文课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人文性强,语文工具性的强调相对较少,所以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应灵活一些,也不可忽视语文的工具性。

 2、教学内容:《白杨礼赞》是茅盾散文的代表作,写于1941年3?月,当时抗日战争正进入最艰苦的时期,北方人民在***的领导下坚强不屈,团结抗战,建立了强大的抗日根据地,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茅盾以这篇散文歌颂了北方军民团结抗战、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进而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在散文中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和托物言志的手法,在表达方式上还运用了抒情和议论。

 二、学情分析:

 1、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以具体形象作支柱,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有较强的表现欲。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认知的发展。

 2、学生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如能主动预习课文、课后复习课文等。已经学习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学生对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有一定的基础。

 三、设计意图:

 本文的设计,遵循以下几个思想原则:

 1、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把发现、体验、感悟、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

 2、通过精心设计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以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感受和把握。

 3、“美文需要美教”,通过朗读、赏析,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主动感知,探索求真,展现自我。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我将教学目标界定为以下三条:

 1、自习生字,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2、准确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在朗读的基础上品味课文准确、优美、富有感情的语言。

 3、学习该文的象征手法,理解白杨树所象征的革命品质,感受中华儿女的奋发向上的精神。第1、2条作为能力训练目标,第3条作为德育训练目标。

 五、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这篇文章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由物及人,托物言志,意蕴深远。因此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并由此入手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但初中生还是第一次遇到运用象征手法的散文,因此它又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六、教学方法的确定: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诵读法对于初中生来说,怎样把实际与作品内容结合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采用诵读法,主要有录音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

 2、发现点拔教学法对于形象思维,通过精心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形象,并理解主要形象的精神内涵。

 3、练习法练习能够及时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采用仿说练习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生对白杨树也不了解,本课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制作CAI课件,精心编辑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创设一个优美的画面,轻松活泼的学习散文的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七、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在充分预习、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必须掌握以下学法:自主学习法要求学生必须学会使用工具书,养成看课文注解,自学课文的好习惯,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如课前预习、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等。诵读品味法这一篇散文语言优美,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后,能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还课堂以朗朗书声。通过诵读和品味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阅读欣赏爱好,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创造性学习法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创新的精神,学会品味、感悟、迁移、转换,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的东西来,尝到学习与创造的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由于教材规定的教学课时是一课时,所以要充分利用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练习,再进一步的紧扣教材,结合教学目标,妥善处理教学过程,完成教学目标。

 (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

 3、收集有关茅盾的介绍和白杨树的。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由四大块组成:

 第一块:导入新课。出示白杨树的,简要说一说画中白杨树的特点,并适当展开联想,说说应用哪些词形容白杨树比较适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之上,自然地就过渡到茅盾先生在课文第五段对白杨树外形描写的学习,感受白杨树的形态美,并指导朗读。第二块:整体诵读。

 1、录音范读。根据录音的朗读特点,思考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同时体会文中不同的抒情方式。

 2、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理出形象,并思考:作者对白杨树还做了哪些描写?然后分析问题,小组讨论。第三块:问题点拨。

 1、要求学生将第七段中四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能否调换位置,并比较、朗读、感受白杨树的内在美。并归纳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教师要介绍什么是象征,象征与比喻的区别。再提问:文章第5节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与象征意义有无联系?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明确,这是象征的基础。并进一步追问这外形的具体象征意义。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层次美和象征美。

 2、请学生用上节课所学《海燕》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文章开头对黄土高原的描写以及最后对贵族化的楠木的描写有何作用? 并体会白杨树的生活的环境美。

 3、文章的题目是《白杨礼赞》,这里却写了其他内容,是不是离题了。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第四块:品读赏析。再次自由朗读课文,采用“删一删”、“换一换”等方法加以体会。用词美: 伟岸 ,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句式美:难道A;难道B;难道C; 难道D。段式美:抑;扬。情感美: 浅;深。象征美:物;人;神。第五块:拓展延伸。结合课文,仿写抒情句:

 1、当你在茫茫的竹林(深林,雪原,高原…)走过,难道……难道……难道……难道……

 2、让那些 人们去赞美 的牡丹,去鄙视这 的莲花 我要高声赞美莲花!

 (三)课外作业:

 1、选择课文中喜欢的语段熟读并背诵。

 2、课外阅读茅盾的《风景谈》。

 3、就生活中的某种植物,学用象征手法学写一段话。

 八、说课小结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有些问题学生可能较难把握,教师不必强求学生面面俱到,而是以点及面,理清学生容易接受的路子。重点放在学生的品味精彩的语句和对全文主旨的理解上,品味这篇散文的语段层次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做到一学一得。在老师的点拨之下,同时鼓励学生去“发现”文章的特色。发现的,可以是疑问,也可以是心得;可以是内容的把握也可以是词句的揣摩。“发现”既没有限制,又没有止境。教师只作适当的点拔,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感悟,从而加深对主旨的认识。

白杨礼赞这篇课文写出白杨顽强的生命力。想更了解这篇课文,那就来看看我精心为你整理,希望你有所收获。

 篇一

 最初听到“白杨礼赞”这四个字时,我以为这仅仅是一篇咏物的文章,但看到作者是茅盾先生,我便知没有那么简单。

 后来,我又详细地了解了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才知从1940年5月起,茅盾先生在延安生活了五个月,他耳闻目睹了在中国 *** 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从根据地人民身上他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与未来。因此,茅盾先生在1941年写下了这篇《白杨礼赞》来热烈地歌颂根据地的人民,表达了他对中国 *** 和中国人民的高度信任和热情赞美。

 在《白杨礼赞》一文中,茅盾先生说:白杨树它力争上游,它伟岸、正直、朴素、严肃,它象征著北方的农民,象征著守卫家乡的哨兵,象征著在华北平原上纵横决荡的人民子弟兵,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这就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茅盾先生他要赞美的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是那奋起抗争的炎黄子孙,是那炎黄子孙用心堆砌而成的延绵万里的精神长城。

鲁迅先生曾经弃医从文,就是因为他觉得拯救中国人的思想比治疗中国人的肉体上的疾病更加重要,茅盾先生和鲁迅先生做了相同的工作,他们都是用自己的文字来唤醒中国人。

 从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激励中国人民前进,他在用自己对祖国的那颗热忱之心鼓舞著中国人民奋勇前进,这就是《白杨礼赞》的真正价值所在。

 最后,我想借大学者叶圣陶对茅盾先生的一句评价:与其说茅盾先生的精神不,不如说茅盾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篇二

 今天早上,我读了茅盾先生写的文章——《白杨礼赞》。

 文中写到:白杨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枝丫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旁逸斜出;它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读到这里,我不禁抬头向窗外望去,只见对面是高高的楼,而那棵在窗外陪伴我多年的白杨树确不见了!我不禁四处张望,原来我已搬家,我已不在我以前的家。我便想念起先前我窗前的那棵白杨树。

 那棵白杨树也有着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所有的枝丫一律向上,且紧紧靠拢,绝无旁逸斜出。它宽宽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春天,它长出嫩绿的叶苗,告诉我春天来了;夏天,它挥舞绿油油的叶片,给我送来无限的清爽;秋天,它的叶子全黄了,一阵秋风吹来,落叶在空中翩翩起舞,十分漂亮;冬天,它的叶子落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让冬日温暖的阳光照进我的房间,给我送来无限的温暖。

 茅盾笔下的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数,因为它象征我们民族那种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参!想到这里,我更加想念以前我窗前的那棵白杨树。

 篇三

 它没有美丽的外表,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但是它有一种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虽然只有碗来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著西北风。

 茅盾先生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他在延安生活了五个月,他耳闻目睹在中国 *** 领导下抗日的人民的沸腾生活,他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远大的前途,而我们,应该去学习白杨树的精神,用行动去证明中华民族的远大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