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拜师故事中拜谁为师?

2.孔子拜师的三百字故事

孔子拜师_孔子拜师礼仪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文章没有确定的数字来说明孔子的年龄,只是说很年轻的时候就是老师了,而且是远近闻名的。“远近闻名”就字面意思来说就是很多地方的人都知道他是老师了,不管是远的近的。)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这是孔子拜师的原因,他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多,他本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而他对于自己的闻名并没有满足,而是决意要拜师,更可见他对知识的渴望)。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曲阜是孔子的家乡,今山东),去洛阳(今河南)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孔子拜师》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位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孔子拜师故事中拜谁为师?

孔子拜师

孔子并不是从出生后就是圣人,他也曾经拜师学习。年轻的时候他曾拜在大思想家老子门下学习学问,并且据传,他还曾拜一个被人称为神童的七岁儿童为师,虚心向其学习,而孔子作为圣人却不耻下问的举动也被世人所敬重和传颂。

孔子拜七岁孩童为师

孔子年轻时即使已经是非常有名的老师了,他仍然觉得自己的学识还不够,还需要学习。于是,在他三十岁的时候为拜师离开家乡,前往洛阳寻找大思想家。孔子的家乡与洛阳之间的距离非常远,孔子一路风尘仆仆,日夜赶路,终于在几个月后走到了洛阳。在城外,孔子看到一个身穿长袍站在马车旁的七十多岁老人,头发胡子都花白了,看起来很有学问的样子。孔子觉得这样的老人大概就是他所想要找的老师了,就上前行礼并询问老人是否是老子先生。老子对于自己一眼就被人认出来很纳闷,在听到孔子说想要拜他为师学习学问时,更为纳闷,就问孔子的学问不比自己差,为什么还要拜他为师。孔子听后再次行了一次礼,回答老子学无止境,老子先生学识渊博,拜先生为师,自己肯定会有所进步。从此,孔子每天都跟老子在一起,随时随地向老子请教他的疑问,而作为老师的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全部教授给了孔子。

不论是孔子拜学问不比他差的老子为师,还是在传闻中他拜一个七岁孩童为师,在孔子的这些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不耻下问的品德,以及他对学问的热衷追求。

孔子简介

孔子,春秋时期人,以子为姓,氏为孔,名为丘,字仲尼。他出生在如今的山东曲阜,而原籍则在现今的河南商丘。孔子之名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现在都被人们广为熟知,他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画像

孔子曾跟随老子学习,学成后带领着一些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晚年时孔子修订了《诗》《书》等六经。据传,孔子门下有三千弟子,其中德才兼备的人有七十二个。在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以及他弟子的弟子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语行为和思想记录下来,并整理成册,命名为《论语》,此书后来成为了儒家的经典典籍。

孔子作为一个思想家,在思想方面的成就非常大。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礼”和“仁”,他主张道德上的仁爱思想、政治上的礼治思想,并且崇尚世界大同,天下为公。不仅是道德与政治方面,孔子还提出了不少其他方面的思想。例如他提出了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和富民思想;因材施教、不耻下问的教育思想;重视实事求是的史学思想等。从孔子的各种思想中就可以看出,他并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同时还是政治、教育等其他方面的大家。

孔子一生成就无数,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备受世人的赞美和传颂。后人也利用了建孔庙、建祠堂、拍**等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个伟大的人,使他的事迹得以一直被流传。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身为教育家的名声与作为思想家的名声一样大,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为教育事业付出一生精力的人,他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行为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孔子像

孔子是历史上最早提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他认为每个人的个性和能力都会有所差异,在对每个人的教育方面不能“一视同仁”,应该要根据每个人个人的特点以及能力来施行教育,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同时他还提倡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受教育的对象没有富贵贫贱之分。孔子还强调在教育学生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孔子还重视启蒙教育,认为学习应该从小时候就开始。他还强调作为学生就应该保持认真努力的学习态度,虚心向学,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还要经常复习早已学过的知识,毕竟温故而知新。孔子认为学生要学会自我思考,而不是仅靠老师的教导,老师也不能只把注重知识灌输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加以恰到好处的引导。

孔子不仅提出了不少优秀的教育思想,他本身还是个教育家。他广收学生,据说门下弟子有三千。他通过跟学生聊天以及仔细观察学生的言行的方式来判断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来施行教育。孔子在作为老师时,还以身作则,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榜样,供学生学习。也正因为孔子正确合适的教育方法,使他培养出众多有才又有德的人。

孔子的故事

孔子是个知名度极高的历史人物,他是个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因此不论是他的思想,他的言行还是他的生平事迹都被世人流传了下来。关于孔子的故事有很多,例如孔子由近知远的故事、孔子学琴的故事、孔子相师的故事等等。

孔子人像

孔子由近知远的故事主要源于孔子从他的两个弟子在救人后的不同行为中看到不同的结果。孔子的一个弟子子路救起了一个落水的人后,收下了那个被救的人为表示感谢而赠送的一头牛。孔子对于子路接受被救之人的答谢礼物的行为非常赞同,并且还说这样能够使鲁国形成乐于救人的风气。孔子从子路救人并接受答谢这件小事就看到了这样的行为有利于培养人们积德向善的品德。而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贡用自己的钱赎了一个鲁国人,事后没有接受官府作为表彰奖赏的钱。孔子对此表示反对,认为这样会使鲁国不再出现用钱赎人的事。从子贡赎人后拒绝奖赏的举动中,孔子看到了这样的举动会不利于引导人们做善行的结果。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孔子能够从小知大,由近知远,这也就是孔子能被世人称为圣人的原因了。

与孔子相关的故事还有很多,那些故事中都蕴含着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能让了解故事的人学到一些东西。同时人们读孔子的故事越多,就越能了解到孔子的为人,了解到孔子的“圣人”之处,学到更多。

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指的并不是孔子的家族,《孔子世家》是一篇记载了圣人孔子的生平事迹与他一生所达到的成就的文章,文章中对孔子的记载极为详细,是一篇世人用于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章。

孔子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同时他还创办了儒家学派,他在各方的成就之大世人皆知。孔子对政治具有非常大的热情,热衷于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即使多次碰壁、多次受到失败的打击也不曾想过放弃,一直坚持带领着自己的弟子周游列国,到处向君王游说自己的思想主张。《孔子世家》这篇文章中就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述孔子一生为实现自己理想而四处奔走的政治活动,颇为真实和生动。

孔子不仅在政治及思想方面有大成就,在教育方面的成就也颇大。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办私学,广招学生的人。他的行为打破了教育的垄断,使得普通百姓也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有利于文化知识的传播,他为我国的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孔子世家》中全面详细地描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形象地展现了孔子身为教育家的风范。

同时,《孔子世家》也对孔子的学识渊博与良好的品德修养,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功绩进行了描述。《孔子世家》来自于司马迁的《史记》,从文章的措词与词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感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对于孔子这个人抱有向往和敬仰之情。

孔子论语

《论语》是一部春期时期的散文集,虽与孔子相关,但并不是孔子所著,是由他的弟子和他的再传弟子编辑纂写而成的。《论语》采用语录体的方式,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举止。

《论语》

《论语》堪称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里面有不少反映孔子思想的内容。它与其他三本著作《孟子》、《大学》及《中庸》合称为四书。现今留存下来的《论语》总共有20篇,492章,因为是语录体,所以书中大多是孔子他们的语言记录,虽然用的词句较少,但是表达出来的意思却很丰富。

《论语》的描述核心是孔子,书中有不少描写他的行为仪态的词句,还将他的精神气质刻画地极为形象生动。与此同时,除了描写孔子外,还以孔子为中心,描写了不少他的弟子的形象,其中有能言会道的子贡、温文尔雅的颜回、直爽鲁莽的子路等等,将每个性格特点不同的弟子刻画得非常传神,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论语》的内容涉及面较广,既有涉及到道德方面的内容,也有涉及到政治方面的内容,更有涉及到人格方面的内容。从中也能看出,孔子的成就之大,不论在道德方面还是在政治方面,亦或是人格方面都有着他自身的理解和想法。

《论语》对于那些研究孔子的学者或历史学家而言是一大利器,非常有利于他们研究孔子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思想成就。

孔子拜师的三百字故事

孔子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在《史记》中也有记载,那么孔子拜师的老师是谁?下面是我为你搜集孔子拜师的老师是谁,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拜师的老师是谁

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丰富,总是想学习更多的知识。据史料推断,在孔子三十岁之前他曾离开自己的家乡去拜道家思想奠基者老子为师学习知识。

孔子去洛阳的路途很远,但是孔子不畏困难,日夜兼程。经过几个月的跋山涉水孔子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的城门外,他看见一位头发胡子花白的老人站在城门外。孔子心想:“这就应该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孔子走上前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子吧?”老子有些奇怪,自己并不认识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为什么他会认识自己呢?老子很疑惑。孔子说到:“学生孔丘,是专门想你讨教学习的。请您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早就听说你来这,我便在此等你。学问研究上你与我差不多,为什么你还要来向我学习呢?”孔子听了之后说:“谢谢老师在这里等我,学习是无止境的,你的学识渊博,我如果跟着你学习一定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自己的学问肯定会有所提升。”

于是,从那天之后孔子总是跟随着老子,虚心的向老子请教,之后孔子成为了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两个人,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以道为中心,为我们世人留下了很多知识,两个人的文化,在世上流传几千年至今都不熄不灭。

孔子拜师的故事讲了什么

孔子并不是从出生后就是圣人,他也曾经拜师学习。年轻的时候他曾拜在大思想家老子门下学习学问,并且据传,他还曾拜一个被人称为神童的七岁儿童为师,虚心向其学习,而孔子作为圣人却不耻下问的举动也被世人所敬重和传颂。

孔子年轻时即使已经是非常有名的老师了,他仍然觉得自己的学识还不够,还需要学习。于是,在他三十岁的时候为拜师离开家乡,前往洛阳寻找大思想家。孔子的家乡与洛阳之间的距离非常远,孔子一路风尘仆仆,日夜赶路,终于在几个月后走到了洛阳。在城外,孔子看到一个身穿长袍站在马车旁的七十多岁老人,头发胡子都花白了,看起来很有学问的样子。孔子觉得这样的老人大概就是他所想要找的老师了,就上前行礼并询问老人是否是老子先生。老子对于自己一眼就被人认出来很纳闷,在听到孔子说想要拜他为师学习学问时,更为纳闷,就问孔子的学问不比自己差,为什么还要拜他为师。孔子听后再次行了一次礼,回答老子学无止境,老子先生学识渊博,拜先生为师,自己肯定会有所进步。从此,孔子每天都跟老子在一起,随时随地向老子请教他的疑问,而作为老师的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全部教授给了孔子。

不论是孔子拜学问不比他差的老子为师,还是在传闻中他拜一个七岁孩童为师,在孔子的这些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不耻下问的品德,以及他对学问的热衷追求。

孔子学琴的故事

孔子学习非常的刻苦,并且要完全掌握知识的精髓深意才能满意。有一次,孔子向鲁国的著名乐师师襄子学习弹琴,孔子一连十天练习同一首音律仍然没有要求开始学习新的乐谱曲子。一日,师襄子对孔子说:“你已经可以开始学习弹奏新的乐曲了。”孔子反对道:“我虽然熟悉了弹琴的形式。但是还没有掌握演奏优美音律的方法啊。”又过了段时日,师襄子建议孔子:“你现在已经掌握演奏音律的技巧了,可以开始学习弹奏新的乐曲了。”孔子继续反对说:“我还要掌握如何领会演奏音律时的意境啊。”

这样又过了段时日,师襄子催促说:“你已经领会到这首音律的意境了,可以开始学习弹奏新的乐曲了。”孔子则肃穆地回答:“不,我还没有感受到这首曲子作者的思想。”然后又过了段时日,不待师襄子催促,孔子恍然大悟的说:“我感受到这首曲子作者的思想了,雄姿英发,帝王之相,古时的圣贤之王啊。这只能是周文王的乐曲吧。”

师襄子闻听后,佩服得五体投地,赞赏道:“您说的很对,这首乐曲就是周文王的《文王操》啊。”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孔子的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在南宋后并称“四书”。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微言大义”。

扩展资料: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

“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

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百度百科——孔子拜师